三国最强五大军师之中 司马懿为什么不能进前三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还不了解:三国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最强五军队师:司马懿为何排不进前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军阀纷纷招兵买马逐鹿中原。但三国并非只有武将出彩,谋士在三国乱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曹操得荀彧后能横扫中原,刘备得诸葛亮后方才有希望逐鹿天下,而孙权更是靠着周瑜、鲁肃、陆逊等大才赢下了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两场精彩的大决战。
三国是一段关于热血与征战的历史,向来关注着众多,哪怕只是小说的《三国演义》也有不少人进行细致研究。在《三国演义》种,人们总是喜欢讨论哪些谋士的智谋计策能够在书中名列前茅。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这也来发表些许愚见,试着品评排列一下书中哪些大神级别的谋士们。
第一名:诸葛亮
诸葛亮是罗贯中花了大笔墨塑造的“神”级角色,小说中的诸葛亮能够呼风唤雨、洞察人心、排兵布阵、发明创造……许多读者在第一次看完《三国演义》后都会惊叹诸葛亮简直是三国最完美的角色,除了打架比武以外每样都非常精通。将丞相排名第一,相信大伙儿都不会有什么争议。
第二名:荀彧
荀彧的才干不仅仅体现在他的才智方面,作为颍川荀氏的代表人物,他帮助曹操打造了一直非常豪华的谋士团队。曹操最为器重的郭嘉、荀攸、程昱、戏志才等顶级谋士皆是通过荀彧的举荐才开始为曹老板效力的。
除了三国数一数二的识人能力外,荀彧本人也是一名战略、战术大师,早年被称之为“王佐之才”,曹操更是盛赞他是“吾之子房”。
第三名:陆逊
陆逊出身东吴四氏,家世非常显贵。他本人的军事、政治能力都非常厉害,在得到了孙权的欣赏之后开始在东吴军中一展自己的抱负。他参与了东吴背刺关羽、袭取荆州的战术计划制定,后来又在夷陵之战中以少胜多,将来势汹汹的刘备赶回了蜀地。
陆逊的一生罕有败绩,凡是他参与的战役基本上不会失利。惋惜孙权最后年老昏聩,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给东吴的朝政造成了巨大的动荡。而陆逊也是被卷进了东吴的内部权力斗争而死。
第四名法正
法正早年不被刘璋重用,空长着一颗聪明头却没有任何勇武之地。直到他遇上了这辈子真正的伯乐刘备,这才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建言献策,为刘备夺取益州立下了大功。
在整合蜀地势力的时候,也是法正建议刘备迎娶当地豪族之女来和当地的地头蛇们结纳好关系。后来在征讨汉中的时候,法正献计斩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人头,为刘备加冕汉中王奠定了基础。
第五名:司马懿
作为诸葛亮的死对头,司马懿的智谋同样也是当世顶尖。他先是通过帮助曹丕赢得了立储之争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然后又在曹魏集团中逐渐爬升到了高位。在与诸葛亮的几次对决中,虽然司马懿看起来被折腾得灰头土脸,但他始终牢牢的把控着战争的主动权。
除了诸葛亮以外,公孙渊、王凌、曹爽等对手在他的手上都撑不过一合之数。但由于这毕竟是小说,在北伐过程中,诸葛亮利用“空城计”摆了司马懿一道,因此司马懿排名有所下降,只能占据个第五。
结语:
我们都了解演义和正史存在一定的出入,今天这个排名也是根据《三国演义》来排序的。只不过虽然《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历史小说,在基本遵照史实的基础上讲三国时期的故事描绘的生动激昂,非常难能可贵,但小说毕竟是小说,真正要读三国历史,还是得看《三国志》。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2024-08-01
-
历史上三国时期有哪些人入选了武庙六十四将? 2024-11-23
-
诸葛亮都劝谏过刘备 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攻打东吴 2024-07-31
-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2024-05-18
-
孙尚香嫁给刘备长达三年时间 两人为何没有爱情的结晶 2024-05-19
-
姜维和邓艾多次展开对战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2024-06-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