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清朝一共12帝,最后宣统很悲伤。

清朝皇帝简介

1、清太祖——努尔哈赤(称汗)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1559—1626年)不屈奋起,25岁时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天命十一年(1626年)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2、清太宗——皇太极(称汗后称帝)

天聪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3、清世祖——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4、清圣祖——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收复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这只是相对于弱清的“盛世”,虽然号称强盛,但是割地却从他开始——看似平等的条约《尼布楚条约》却是把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俄罗斯的失地条约。和康熙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康熙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所以什么“千古一帝”之类的都过了。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庙号圣祖。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清东陵之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5、清世宗 ——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康熙61年,45岁的胤禛继承帝位,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雍正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崩于圆明园,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6、清高宗——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同时销毁对清朝不利的书记,明代档案,篡改书籍,《四库全书》说是修书,实则毁书,是中国文化一大浩劫。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六下江南,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在位60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7、清仁宗——嘉庆皇帝

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在位25年,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传位于第二子旻宁。

8、清宣宗——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嘉庆皇帝第二子,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此后十年他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道光帝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9、清文宗——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

10、清穆宗——同治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慈禧)。5岁即帝位,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咸丰帝皇后)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同治帝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另一说死于梅毒。同治帝无后,慈禧即挑出咸丰之弟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子载湉为帝,是为光绪。

11、清德宗——光绪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醇亲王奕譞之子,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在位34年。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

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 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12、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氏。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统”。宣,大。“宣统”即“大统”。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的正当性作辩护的意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大清就是要亡了 跟溥仪登基时生父说的话没关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受到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清朝皇帝顺序表

清朝皇帝画像 庙号 年号 在位时间 谥号 简介
太祖 年号 11年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努尔哈赤
以十三副铁甲起兵,纵横天下,百战战胜,后被明军红衣大炮一炮打死。
1616年登基,卒于沈阳,终年68岁。
 
太宗 天聪 10年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皇太极
逼死母妃阿巴亥,整垮其余三大贝勒,为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没打败袁崇焕,又爱上了海兰珠,结果抑郁而死。
1627年登基,卒于沈阳清宁宫,终年52岁。
 
世祖 顺治 18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福临
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天下皆知,董鄂妃死后,由于心情抑郁。
最后有传闻说出家当了和尚,也有人说患上了水痘而死。
1644年登基,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24岁。
圣祖 康熙 61年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烨
简直是清朝遗老遗少们心中的楷模,赦免300人,一夜9女、文字狱、迁界禁海、娶亲姑姑等
1662年登基,卒于北京畅春园,终年69岁。
 
世宗 雍正 13年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胤禛
清朝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竞争上岗后宣誓就职:活到老,干到老,直到干死为止。
另一说是吃春药或被吕四娘所杀。
1723年登基,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58岁。
 
高宗 乾隆 60年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弘历
自吹十全武功,无非是仗着老爹留下的老本,凭着家里银子多,到处挑事,最终劳民伤财,其中六下江南颇受百姓非议。
1796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1岁。
 
仁宗 嘉庆 25年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永琰(颙琰)
干的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绊倒和珅,最终收获了亿万家财,但也是第一个让义军攻进紫禁城的人,总体来说比较平庸。
1796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1岁。
宣宗 道光 30年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绵宁(旻宁)
平定了新疆张格尔叛乱,但鸦片战争表现无能,被英军吓得半死。
1821年登基,卒于北京圆明园,终年30岁。
 
文宗 咸丰 11年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奕宁(奕詝)
在位期间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十余省,如果不是启用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或许咸丰皇帝已经成了亡国之君,著名的慈禧太后就是他媳妇。
1851年登基,卒于避暑山庄,终年68岁。
 
穆宗 同治 13年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载淳
之所以取年号为同治,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想要母子同治,当年大臣定的年号本来是琪祥,结果被慈禧太后废止了,也是第一个出外鬼混染上花柳病的皇帝。
1862年登基,卒于北京养心殿,终年19岁。
德宗 光绪 34年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载湉
一心想要中兴清朝,主持了维新变法,但是最终却由于袁世凯告密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了瀛台,最终年仅30多岁便郁郁而终。
1875年登基,卒于北京瀛台,终年38岁。
宣统 3年 溥仪
清朝历史上罕见的事业,爱情双失败的皇帝,有过五任妻子,都没能给溥仪生下一儿半女,也是唯一一个跨时代成为普通公民的皇帝,被释放后回紫禁城观光被告知要买票曾引来无限唏嘘感叹。也是六姓家奴。
1909年登基,卒于北京,终年61岁。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称为清逊帝,或末代皇帝

清朝皇后列表

努尔哈赤皇后

1.孝慈高皇后(1575年—1603年10月31日):

叶赫那拉·孟古,生于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1588年10月(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努尔哈赤。叶赫那拉氏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皇太极。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迁葬东京陵,1629年3月7日(天聪三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后的谥号是“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孝烈武皇后(1589年—1626年9月1日):阿巴亥

乌拉那拉·阿巴亥继室大福晋,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两年之后被册为大福晋。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生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1612年生十四子睿忠亲王多尔衮,1614年生十五子豫通亲王多铎。1620年(天命五年)小福晋德因泽告发阿巴亥,努尔哈赤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次年又复为大福晋。

1626年9月1日(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病逝于叆鸡堡。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福晋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死时距努尔哈赤去世不到一天,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于福陵。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阿巴亥的“孝烈皇后”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太庙。

皇太极皇后 1.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13日—1649年5月27日):

博尔济吉特·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1599年5月13日(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清世祖时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5月27日(1649年四月十七日)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无子,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福晋、中宫大福晋(清宁宫)、皇后、皇太后

2.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年3月28日(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出生,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是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

顺治皇后 1.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

博尔济吉特·荣惠,生于1641年11月5日(后金崇德六年十月三日),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之侄女。清世祖时为妃、皇后,圣祖时尊为仁宪皇太后。1718年1月7日(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卒,年七十七。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上谥,葬孝陵(清东陵)之东,称孝东陵,祔太庙。雍正、乾隆朝累加谥,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无子女。

2.孝康章皇后(1630年—1663年3月20日):

佟佳·念锦,1630年(天聪三年)生,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后初入宫,为世祖妃。1654年(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衣裾有光若龙绕,太后问之,知有妊,谓近侍曰:“朕妊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5月4日(三月十八日),圣祖生。圣祖康熙即位,尊为皇太后。1663年3月20日(康熙二年二月初九),崩,年二十四。初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及崩,葬孝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汉军,上命改佟佳氏,入满洲。

3.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

董鄂·乌云珠,世称董鄂妃,独为帝所盛宠,清朝第一宠妃,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之姊。出生时间:1639年(崇德四年)生,1656年9月(顺治十三年八月)进宫,:1656年10月12日(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封贤妃,1656年11月14日(顺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封皇贵妃,并大赦天下。1657年11月12日(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下一个儿子不料未及百日便夭折,封和硕荣亲王。1660年9月23日(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仙逝于承乾宫,顺治深为哀恸、寻死寻活。10月3日(八月二十九日)追封为皇后。合葬孝陵,追尊谥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康熙皇后 1.孝诚仁皇后(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

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齿)承祜(2岁夭折);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生皇七子(序齿皇次子)胤礽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全部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2.孝昭仁皇后(1654年-1678年3月18日):

钮祜禄·东珠,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鳌拜义女,满洲镶黄旗人,温僖贵妃的姐姐,生于顺治十年。初为妃,1677年9月18日(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第二任皇后,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死。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3.孝懿仁皇后(?-1689年8月24日):

佟佳·仙蕊,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姐妹,生年不详。贵妃、皇后,康熙第三任皇后,也是他的嫡亲表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殇)。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实际上只当了一天不到的皇后,成为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收胤禛为养子。

4.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6月25日):

乌雅·德宛,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生于顺治十七年。1677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1678年(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胤祚;1680年(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殇;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殇;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帝驾崩后,德妃被尊为仁寿皇太后,1723年6月25日(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享年64岁,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雍正皇后

1.孝敬宪皇后(?—1731年10月29日):

乌拉那拉·舒兰,步兵统领费扬古女,生母觉罗氏追封多罗格格,是贝子穆尔祜第四女,穆尔祜长女嫁乃孝献皇后嫡母。育有一子,弘晖,八岁夭折。雍正为皇子时,圣祖册后为嫡福晋。1723年(雍正元年),册为皇后。在掌管六宫时,和嫔妃、宫娥之间关系也很好。1731年10月29日(雍正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逝世。与雍正合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2.孝圣宪皇后(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

钮祜禄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岁入侍雍王府,名号为格格,为雍正胤禛之侧福晋。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1723年3月(雍正元年二月),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1730年(雍正八年),进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卒于1777年3月2日(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享年85岁。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乾隆皇后

1.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

富察·英琦,孝贤皇后生于1712年3月28日(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1727年9月3日(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奉旨与皇四子弘历成婚,为嫡福晋。1728年雍正六年生弘历长女;1730年(八年)生次子永琏;1731年(九年)生弘历第三女。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为皇后。1738年1月23日(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册立礼。1746年5月27日(乾隆十一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1748年2月(乾隆十三年正月)随驾东巡,4月8日(三月十一日),崩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年三十七;19日(二十二日),帝亲定谥“孝贤”,6月16日(五月二十一日)行册谥礼。1752年12月2日(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2.继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76年8月):

乌拉那拉·景娴,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生于1718年3月11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比乾隆小七岁。乾隆帝为亲王时,乌喇那拉氏为侧福晋。1737年(乾隆二年),封娴妃。1745年(乾隆十年),进娴贵妃。孝贤纯皇后逝世后,进皇贵妃,主持后宫。1748年3月11日(乾隆十五年),立为皇后。1752年(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璂,次年生皇五女,1755年(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1765年(三十年)在随乾隆南巡,得罪乾隆帝。1766年8月(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丧葬仪式等同于皇贵妃。

3.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

魏佳·小玉,内管领清泰女,即《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的原型,1727年10月23日(雍正五年九月初九)生,比乾隆帝小十六岁。初入宫,1745年(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册为令嫔。1749年5月20日(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晋令妃。1756年8月10日(乾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嫁拉旺多尔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殇;1759年1月5日(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七)生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嫁札兰泰;1760年2月3日(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晋令贵妃;1760年11月13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生皇十五子嘉庆帝永琰,即位后改名颙琰;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生皇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此时魏佳氏已经四十岁;1768年6月24日(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十)晋令皇贵妃。

1775年2月28日(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逝世逝,享年48岁,同年二月十一日谥为令懿皇贵妃,葬于清东陵裕陵地宫。1795年10月15日(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封其母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皇后,册谥孝仪皇后;十月行孝仪皇后册谥礼。嘉庆、道光加谥累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葬于裕陵。

嘉庆皇后

1.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

喜塔腊·青瑜,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和嘉庆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庆皇帝大42天。1774年6月5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1782年9月16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伦庄静公主。1796年2月(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

1797年3月5日(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后。1797年6月(嘉庆二年五月),乾隆谥孝淑皇后。1803年11月(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宫。道光元年三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咸丰十一年十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2.孝和睿皇后(1776年—1849年11月24日):

钮祜禄·绮雪,礼部尚书恭阿拉女。后事仁宗潜邸,为侧室福晋。1793年7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生皇七女。1795年7月(乾隆六十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嘉庆元年二月,仁宗即位,册封为和妃。1797年(嘉庆嘉庆二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崩,五月,太上皇敕谕继位中宫,先封为皇贵妃,1798年8月(嘉庆三年七月),晋封为和贵妃。嘉庆四年,立为皇后。1801年(嘉庆六年四月),补办册后仪式。

1805年(嘉庆十年二月),生皇四子瑞亲王绵忻。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皇后懿旨让皇二子绵宁继位,宣宗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1849年11月24日(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十)逝世,年七十三。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於慎德堂丧次。咸丰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号。国有庆,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谥。咸丰间加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道光皇后

1.孝穆成皇后(1796年—1808年2月27日):

钮祜禄·玲儿,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道光帝为皇子时,1796年(嘉庆元年)十一月奉文综赐册,立为皇子绵宁的嫡福晋。1808年2月27日(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逝世,暂安于王佐村园寝。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即位,追谥为孝穆皇后。1827年(道光七年九月)殡宫自王佐村移葬,11月10日(九月二十二日)正式入葬东陵宝华峪万年吉地。1828年(道光八年九月),宝华峪万年吉地地宫渗水,1829年(道光九年五月),将孝穆皇后梓宫由地宫中启出,暂安于宝华峪正殿。1836年1月(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孝穆皇后梓宫迁葬入西陵境内的龙泉峪万年吉地地宫。1850年10月(道光三十年九月),加上尊谥:孝穆温厚庄肃端诚孚天裕圣成皇后。1861年(咸丰十一年)穆宗加上“恪惠”二字,1875年(光绪元年六月)加上尊谥“宽钦”二字。全谥为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2.孝慎成皇后(1790—1833年):

佟佳·玉琦,满洲镶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追封一等公舒明阿女,康熙年间的一等公佟图赖的后代。

1808年(嘉庆十三年),绵宁嫡妻钮祜禄氏逝世。钮祜禄氏死后,佟佳氏被嘉庆指为皇子绵宁的继室福晋。1813年7月29日(嘉庆十八年七月初三日),佟佳氏生绵宁长女。两月后,皇子绵宁被封为“智亲王”,佟佳氏也成了亲王福晋。1819年12月7日(嘉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日),长女患病不治而去世,虚龄七岁,嘉庆帝特意下旨追封绵宁长女为郡主。第二年七月,智亲王绵宁即位为帝,改名为旻宁。

道光帝即位不久,追封其女为“端悯固伦公主”,并在为自己修建第一座帝陵时,在东陵许家峪为女儿选址建墓。1821年11月24日(道光元年十月三十日),晋封其兄裕宽为一等承恩侯。1822年12月(道光二年十一月),道光帝册立佟佳氏为皇后,1833年6月16日(十三年四月二十九),皇后逝世。道光帝在佟佳氏死后传旨要求王以下有顶戴者百日内均不得剃发,且均要停宴止乐一年。道光七月上谥为孝慎皇后,1836年1月28日(十五年十二月十一)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一起葬入龙泉峪地宫。经过咸丰、同治、光绪三代累次上谥,谥号全称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3.孝全成皇后(1808年3月24日—1840年2月13日):

钮祜禄·绣心,生于嘉庆十三年二月廿八日(1808年3月24日),属于历任外戚的镶黄旗钮祜禄氏家族(清朝初年五大臣额亦都之后),曾祖父为乾隆朝著名驻藏将军成德,祖父为战功赫赫的将军穆克登布,其曾祖和祖父皆为清朝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著名将领,其父颐龄当时是乾清门侍卫,世袭二等男爵。父亲为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爵、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颐龄。她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二位皇后。享年33岁,生奕詝。

钮祜禄氏不管生前死后都极受道光帝的宠爱及重视,从全贵人开始(实际册封时未册为全贵人而直接进位全嫔)、3个月后升全妃、一年后以17岁稚龄超越所有老资格嫔妃成为仅次于孝慎成皇后的全贵妃、而后皇贵妃,直至母仪天下的皇后。她于盛年暴崩,死因不明,至今众说纷纭,成为清宫疑案之一。她生前完全不用凭借子嗣的晋封速度堪称清宫罕见,当皇后后铁腕治后宫也说明了道光帝对其非比寻常的爱重支持,她死后其子奕詝(后来的咸丰帝)能顺利击败其他皇子最终继承大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光对她爱屋及乌。也因为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感情极深,自她去世后道光便未曾再立皇后。

4.孝静成皇后(1812年—1855年):

博尔济吉特·雨宁,生于1812年6月19日(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入满洲正黄旗。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1855年(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8月21日(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岁。

咸丰年间初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穆宗即位后,祔庙、加谥。尊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有三子一女,分别为奕纲、奕继(均早殇)、皇六子恭亲王奕訢。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寿。孝静成皇后是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养母,虽然生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和顺治董鄂妃一样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咸丰皇后

1.孝德显皇后(1828年-1858年):

萨克达氏,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镶黄旗满洲人。1828年(道光八年)出生,比咸丰帝大四岁。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进宫,由道光帝替咸丰帝册立萨克达氏为嫡福晋。1850年1月24日(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逝世),无子女。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没过多久葬清东陵定陵,上谥。之后经过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皇帝的加谥之后,她正式的谥号是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2.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即慈安皇太后

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简称慈安,名为钮祜禄·瑞芬,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比咸丰小6岁。于1852年(咸丰二年)被选秀入宫,封贞嫔,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16岁。1860年8月,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位,慈禧与恭亲王奕訢定计,发动祺祥政变(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八大臣,慈安和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1881年4月8日(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戌时,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皇太后猝然薨于钟粹宫。五月,上尊谥曰孝贞慈安裕庆和敬仪天祚圣显皇后。九月,葬定陵东之普祥峪,曰定东陵,升祔太庙。宣统元年四月,加上尊谥诚靖二字,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

3.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皇太后

叶赫那拉·杏贞,带印脱逃革职、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赠三等承恩公徽征之女。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初十日生,咸丰元年被选入宫,初赐号为懿贵人。四年十一月,册封懿嫔。六年三月,生皇长子,是为穆宗,旋诏晋懿妃。十二月,行册封礼。七年十二月,晋懿贵妃。十年八月,随侍车驾出狩热河。十一年七月,穆宗嗣位,尊为皇太后。

九月,还宫。十一月初一日,随孝贞显皇后御养心殿垂帘训政,时年二十七,世人称为西太后。同治元年四月,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十一年十月,穆宗大婚礼成,加上端佑二字。十二年二月,穆宗亲政,加上康颐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穆宗病痘,复训政。十二月初五日,德宗入承大统,训政如故。光绪二年七月,加上徽号昭豫庄诚四字。七年三月,孝贞崩,自是后独训政。十三年正月,德宗亲政,后仍训政。十四年二月,筑颐和园成。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始归政。旋德宗以大婚礼成,加上徽号寿恭二字。三月,再因亲政,加上钦献二字。

十七年四月,幸颐和园驻跸,自是岁以为常。二十年八月,因十月中六旬慈庆,加上徽号崇熙二字,至是为慈禧端佑康顺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二十四年八月初八日,复训政,世谓之戊戌政变。二十五年十一月,隐谋废立,寻怵于人言不果。二十六年五月,义和拳入京师。七月,八国联军陷京师,后奔太原,旋奔西安。十二月,命将。是年五月二十四日后、七月二十四日前谕旨毁除。二十七年十一月,德宗奉之还京师。三十四年戊申十月二十一日,宣统帝入承大统,尊为太皇太后。翼日未刻崩,寿七十有四。宣统元年正月,上尊谥如上。九月,葬定陵东之普陀峪,曰定东陵。十月,升祔太庙。

同治皇后

孝哲毅皇后(1872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

阿鲁特·宝音,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蒙古正蓝旗。

1854年7月25日(咸丰四年七月初一)生,1872年10月14日(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三)被选入宫,10月15日(九月十四)册立为皇后。1875年1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德宗光绪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封为嘉顺皇后。

同治帝死后,后对自己前程感到绝望“以寡嫂居中宫不成体统”,又对慈禧专横、阴毒、暴虐充满怨恨,收到其父无字书信后吞金屑求死,抢救暂缓,又绝食。1875年3月27日(光绪元年二月二十)寅刻逝世,仅22岁,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1879年4月17日(光绪五年三月二十六),合葬惠陵,升祔太庙。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1909年(宣统二年四月)加上尊谥恭端二字,全谥: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光绪皇后

孝定景皇后(1868年-1913年2月22日):或称隆裕太后、隆裕皇后

叶赫那拉·静芬,光绪帝的表姐,慈禧太后之弟都统桂祥的女儿。1888年(光绪十四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因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联军攻入紫禁城前夕,皇后随着慈禧太后、光绪帝和其余宫眷一同逃往西安。1901年(二十七年),一行人再度回到了紫禁城,而在珍妃死后,皇后依然不得宠。

1908年,光绪帝在南海瀛台涵元殿病逝,依慈禧太后遗命由宣统帝即位,宣统帝称她为“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而宣统帝年仅三岁,因此由太后抚养宣统帝,同时隆裕太后也和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一同主掌风雨飘摇的清王朝。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太后名义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结束清朝自1636年以来共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

1913年2月22日(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之一的太极殿病逝,享年46岁。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与光绪帝合葬崇陵(河北易县清西陵)。

溥仪皇后

孝恪愍皇后(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婉容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中国末代皇后,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后编入满族正白旗。婉容的高祖父郭布罗·阿尔景,是咸丰年间的副都统,并封为武显将军、建威将军。父亲郭布罗·荣源,母亲爱新觉罗·恒馨。

1922年3月10日被溥仪册封为后,同年12月与溥仪结婚。1924年11月5日,跟随溥仪被逼离皇宫,前往天津。1932年3月9日,随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为执政夫人。1946年春节前夕在临江县城(现吉林省临江市)被中共作为战俘收审,后关押与吉林省延吉。1946年6月20日,病逝于延吉,葬于延吉南山,时年40岁。

皇帝列表
更多
上古帝王列表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夏朝帝王列表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商朝帝王列表

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周朝天子列表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周天子称“王”,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

春秋战国君主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秦朝皇帝列表

秦始皇帝 嬴政(前221年-前210年);秦二世皇帝 胡亥(前209年-前207年) 在位3年;秦末王 嬴子婴(前207年)在位47天。秦朝皇帝世系表(嬴姓),秦朝仅有三位君主:秦始皇、秦二世、秦三世。秦朝皇帝与秦国君主不是同一个概念。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界分为西汉和东汉,共29帝立国405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王莽、汉更始帝刘玄、建世皇帝刘盆子、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北乡侯刘懿125年、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弘农怀王刘辩、汉献帝刘协。

三国皇帝列表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184年黄巾起义后,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纷争,东汉名存实亡。208年的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五年,共传十五帝。

南北朝皇帝列表

南北朝一共65位皇帝,南朝是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数个王朝。

隋朝皇帝列表

隋朝(581年—619年)是经历了南北朝二百多年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589年灭陈,完成统一。隋朝之初,与突厥进行战争,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威胁,还统一了青海地区。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著名的“开皇之治”。隋炀帝营建洛阳,开凿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开创科举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后期统治腐朽,618年李渊迫使隋恭帝禅让,619年,皇泰主被迫禅位王世充,隋亡,国祚38年。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隋朝之后的强盛王朝,历经289年,共21位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皇室姓李,故称为李唐,又因与隋朝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一脉相承,故又被史学家合称为隋唐。

五代十国帝王列表

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这阶段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国祚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宋朝有多少皇帝?北宋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宋朝南北各9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可谓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元朝皇帝列表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二十四史以及历代帝王庙中,都是将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直到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均归入元朝的范畴。而元朝皇帝则是指由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直至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15位皇帝(其中托雷监国)。

明朝皇帝列表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君主制王朝。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十六国皇帝列表

十六国时期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