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基 历任清朝云南巡抚
- 本 名:张亮基(1807~1871)
- 别 称:号石卿
- 字 号:采臣
- 所处时代:清
- 出生地:江苏铜山(今徐州)
- 出生时间:1807
- 去世时间:1871
- 谥 号:惠肃
张亮基(1807(丁卯年)—1871年), 字采臣,号石卿。江苏铜山(今徐州)人。道光举人。曾为内阁中书、侍读。1846年,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复调署永昌。后升任云南按察使。
1850年,迁布政使,擢云南巡抚,次年1月,兼署云贵总督,1852年调湖南巡抚。赶赴长沙抗击太平军。次年,署湖广总督,镇压通城、崇阳、嘉鱼、广济等地人民起事,并在黄安(今红安)、麻城夹击太平军,败于田家镇。后调任山东巡抚。1854年春,援临清。旋因钦差大臣胜保劾其取巧冒功,被革职,遣戍军台。次年获释。1856年9月,奉命往安徽随办军务。1857年,赴云南帮办扑灭回民起义事宜。次年,授云南巡抚,升云贵总督。
1861年底开始,在昭通、东川府境内对抗太平军石达开部。1863年1月,改以总督衔署贵州巡抚兼署提督,赴贵州镇压苗民、号军和斋教起义。1865年,被以“玩兵侵饷,纵暴殃民”所弹劾,后被褫职。同治十年卒。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追谥惠肃。有《张惠肃公奏议》。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道光十四年举人,入赀为内阁中书。从大学士王鼎赴河南治河,督筑西坝。工竣,赐花翎,擢侍读。
道光二十六年,出为云南临安知府,总督林则徐曾与共事河工,知其才,密荐可大用,调署永昌。边夷滋扰,亮基用土弁左大雄擒匪首,事乃定。超擢云南按察使,就迁布政使。
道光三十年,擢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粤匪渐炽,尝密疏论军事,文宗韪之。
剿贼两湖
咸丰二年,调湖南巡抚,在途闻贼围长沙,疏请驻守常德。诏趣进解省城之围,至则梯城而入,屡出队与城外援军夹击,贼解围去。破岳州,入湖北,汉阳、武昌相继陷,湖广总督徐广缙以罪罢,命亮基代之,规进剿。亮基疏言宜防贼回窜,意在专顾湖南,诏趣速进。
咸丰三年春,贼弃武汉东下,亮基抵湖北筹办收复抚恤事宜。通城、崇阳、嘉鱼、广济土匪起,平之。贼自下游分窜江西,亮基督师扼道士洑、黄石港,分兵赴援。秋,贼之分窜河南者,由罗山入湖北黄安、麻城境,水陆夹击,歼之。
督防山东
调山东巡抚,未行,江西贼由九江来犯,令道员徐丰玉御之於田家镇,战失利,丰玉阵亡,亮基坐降四级留任。时粤匪李开芳等犯畿辅,踞静海。亮基至山东,奉命扼德州,防其南逸。南路贼欲由淮、徐窥伺北犯为应援,令按察使厉恩官率兵驻宿迁之北以防之。
咸丰四年,贼入山东境,亮基驰扼济宁,杜其北窜。寻陷郓城,扰范县、寿张、东平,绕出贼前截击,败之於临清黑家庄。既奏捷,帮办军务大臣胜保劾其取巧冒功,诏斥亮基欺罔,并追论初赴湖南不急趋长沙,及去湖北时但求自全,居心狡诈,褫职,遣戍军台。逾年,给事中毛鸿宾言临清之役,胜保妄劾,御史宗稷辰亦言亮基能任事,未尽其用,乃释回,发东河差遣,寻命往安徽随办军务。
镇压回匪
咸丰七年,予五品顶戴,命赴云南帮办剿匪事宜。云南回匪方炽,团练横行省会,总督吴振棫初至,驻曲靖,裁抑练勇,招抚回众。沾益回最悍,集众犯宣威,亮基督按察使徐之铭等率兵击走之。咸丰八年春,又败之於袁家屯,歼贼甚众,馀党就抚,诏嘉之,授云南巡抚。既而振棫乞罢,擢云贵总督,亮基荐徐之铭代为巡抚。临安回匪攻城,扰及阿迷,剿平之。九年,省回就抚后,踞碧鸡关,劫夺近郊,分剿乃散。又剿平彝、安宁、缅宁、楚雄诸匪,武定、罗次、富民、禄丰、禄劝诸州县先后克复。然回、练互相猜忌,乱机时起。
徐之铭既为巡抚,贪纵险狠,与亮基阴不相能,时构煽其间。咸丰十年秋,回人掌教马德新、徐元吉,武生马现,率各属回民来省乞抚,住城外江右馆,亮基约之铭同诣抚谕。之铭阴嗾已散练丁拥至督署阻挠,谕之不可,杀通海知县雷焱於门,遂逼杀招抚委员绅士马椿龄、孙钧。亮基为所胁持,不敢入告,以病乞罢,命刘源灝代之。源灝久不至,亮基迳去。
任职西南
咸丰十一年,至湖北,乃疏陈滇事,劾之铭不法。会布政使邓尔恒升任陕西巡抚,去滇,之铭嗾匪戕於路。於是罢源灝,以潘铎署总督,命亮基赴滇查办,督师剿匪。亮基疏请发部照募捐充饷,募勇千人然后行,与潘铎先后至四川,欲资其饷力、兵力。四川兵事未定,无以济之。林自清者,亮基之旧部,方署云南提督,与之铭及马如龙等皆不协,回人仇之。闻亮基在四川,擅率所部号万人入川求效用,阻之不听。诏亮基抚谕解散,而之铭嗾马如龙等声言拒亮基不使入境,相持久之。
同治元年,潘铎先抵任,请暂留之铭以毕抚局,遂改命亮基以总督衔署贵州巡抚。未几,之铭复阴嗾回众为变,铎被戕,而云南之乱愈亟矣。
同治二年,亮基至贵州,黄号、白号、苗、教诸匪并炽,上下游遍地皆贼。亮基令总兵沈宏富等攻遵义螺蛳堰,破之,歼馀匪於上稽场。令总兵刘义方等剿思南教匪,复普安、安南,又连破苗匪於桐梓鼎城及水城厅马龙胯,擒匪首何润科等於黔西,降万人。
同治三年,尚大坪匪犯省城,督沈宏富等战於郊,歼贼千计,复修文。总兵林自清、赵德昌克龙里,又复兴义,解清镇之围,收复定番、广顺、长寨诸城,破龙泉、湄潭黄、白号匪老巢,克滇西卫城。
同治四年,克黔西石阡、永宁、荔波,贵州地瘠财匮,饥军索饷,时虞哗噪。亮基抚驭防剿,仅得粗安,而所部诸将多骄蹇,舆论不协,为侍读学士景其濬论劾。亮基乃劾总兵林自清、刘有勋,副将池有连等劫掠扣饷,不听调度,请严治。诏布政使严树森察奏,亮基复具疏自陈,言树森规避贵州,安坐邻省不亲至,於是亮基、树森并褫职。
晚年逝世
同治十年,卒。湖南巡抚王文韶、贵州巡抚曾璧光先后请复原衔,各建专祠。光绪三十四年,湖南、贵州京官合词胪陈功德在民,追谥惠肃。
史籍记载人物外貌
《清史稿·列传二百十一》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到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历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清朝之后从此中国不再有皇帝了,但是无形的帝王思想却存在民众心中。...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