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退思 金庸名著《连城诀》中的角色
- 中文名:凌退思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广
- 职业:龙沙帮帮主、荆州府知府
- 人物出处:《连城诀》
- 出场回数:2回
- 出场目次:3、12回
- 毒药:金波旬花
- 目标:连城宝藏
- 性别:男
凌退思,金庸名著《连城诀》中的角色,原为两湖龙沙帮帮主,龙沙帮被血刀老祖所灭后,凌退思逃亡,几经辗转,成为荆州知府,为人残忍无情,不惜害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在抢夺梁武帝宝藏时,中毒而死。
人物设定
金庸武侠小说《连城诀》中的反派人物,凌霜华之父。姓名:凌退思
职务:荆州知府,两湖龙沙帮帮主 女儿:凌霜华
敌人:万震山、丁典、狄云等
师爷:高管家
爱好:金钱
死因:抢夺宝藏时毒发而死,
人物经历
凌退思是进士出身,做过翰林。又是两湖龙沙帮的老大。至于是先中进士还是先做土匪,书中没有交代。凌退思无意得知荆州埋有一个大宝藏,故花了大笔的金银在荆州就任知府多年。凌退思因贪欲的恶性膨胀而生出狠毒之心,竟将女儿作为无辜的牺牲品。假意将女儿许配给丁典,凌退思却暗中布下陷阱毒计,将丁典毒倒,将其擒入狱牢。凌霜华为明其对丁典的真情,自毁容貌,绝了其父相逼之念。
历年演员
岳华(1
980年香港邵氏电影《连城诀》饰凌退思)
关海山(1989年香港TVB电视剧《连城诀》饰凌退思)
王诗槐(2004年内地电视剧《连城诀》饰凌退思)
人物评析
一个江洋大盗当了官,深究下去,肯定另有内幕就先不追究了,我们先从凌先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一次害丁典开始。如果没有那本著名的“参考书”,丁典和凌霜华是挺幸福的一对,可在整部《连城诀》的大环境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让你身上有这么一件大宝贝,又遇到凌先生这样的正愁没处做坏事的人呢?丁典觉得,我爱凌小姐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只要是凌小姐要的,我丁典有的,就是凌小姐的。可凌先生的逻辑显然是典型的小人逻辑,我想要你的东西,这东西在很多人包括我的心里是很宝贝的,所以我在你面前在女儿面前提都不能提,谁知道你自己怎么看那东西,会不会打草惊蛇,你有了防备或者干脆跑了,我不是就两手空空无所得了么?所以我不动手便罢,一动手就要万无一失,毒倒你,彻底控制你的身体。恶人的逻辑就是恶人的逻辑,每一个有骨气的人如丁典等都会这样想:我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我想给谁就给谁,你好言好语跟我要或者让你女儿要,我说不定就给了,现在你用这种方法对我,我就是不吃这一套,我就不给你,气死你。结果呢,丁典不使凌退思得到神照经的目的达到了,可自己还有凌小姐的幸福毁了,身体也毁了,唯一留下的是精神还没有毁!
为了这个宝藏,凌退思还有其他所有禁不住这诱惑的人们,一起永远的沉沦在这没有一点实际意义的金山银海里,无法自拔,疯狂到底。
清朝(1644年 ~ 1911年)享国祚268年,历12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1、努尔哈赤;2、皇太极;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禛(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顒琰(嘉庆); 8、绵宁,后改旻宁(道光);9、奕詝(咸丰);10、载淳(同治); 11、载湉(光绪);12、溥仪(宣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从1636年皇太极称帝开始,到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历十二帝,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清朝政治上专制的极端化,对内思想的禁锢文字狱,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清朝对中国的祸害是罪深重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最不值得称颂的朝代。清朝之后从此中国不再有皇帝了,但是无形的帝王思想却存在民众心中。...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