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莫陈顺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官员,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 本名:侯莫陈顺
- 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去世时间:557年
- 主要成就: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 籍贯:代郡武川
- 职业:将领、官员
- 官职:少师、柱国
- 爵位:安平郡公
侯莫陈顺(?-557年),鲜卑族,代郡武川人,太保、梁国公侯莫陈崇之兄,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官员,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侯莫陈顺初任统军,先后随军讨伐葛荣、平定邢杲、出征韩娄、打败元颢,皆立战功。西魏建立后,曾多次平定叛乱、击败敌军。此后历任骠骑大将军、大将军、荆州总管、荆州刺史等要职。
557年,丞相宇文泰之子孝闵帝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任命侯莫陈顺为少师、柱国。同年,侯莫陈顺去世。
人物生平
北魏时期
侯莫陈顺年轻时性情豪爽,很讲义气,气度不凡。最初侍奉尔朱荣,担任统军。后来跟随贺拔胜镇守井陉。
武泰元年(528年),侯莫陈顺随军讨伐葛荣、平定邢杲、出征韩娄,都立有战功。朝廷于是授任他为轻车将军、羽林监。接着又随军打败元颢,升任宁朔将军、越骑校尉。
普泰元年(531年),朝廷授任侯莫陈顺为持节、征西将军,赐封爵位为木门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加任散骑常侍、千牛备身、卫将军、阁内大都督。
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陈顺跟随北魏孝武帝元修西入函谷关投奔宇文泰。侯莫陈顺与宇文泰是同乡,一向友好,而且侯莫陈顺的弟弟侯莫陈崇先前便在关中,宇文泰见到侯莫陈顺后非常高兴,于是进封侯莫陈顺爵位为彭城郡公,食邑一千户。
西魏时期
打败梁仚定
大统元年(535年),西魏文帝元宝炬登基称帝,建立西魏政权,任命侯莫陈顺为卫尉卿、仪同三司。同年,宕昌国君主梁仚定率军围逼河州,朝廷任命侯莫陈顺为大都督,与陇西行台赵贵前去讨伐并打败梁仚定,梁仚定惧怕,于是向西魏称臣请罪 ,侯莫陈顺随即兼管河州的职务。后来,侯莫陈顺跟随丞相宇文泰在沙苑之战中打败东魏军,因战功增加食邑一千户。
击败叛军
大统四年(538年)八月,西魏文帝亲自率军东征东魏,命令侯莫陈顺与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当时由于在关中地区留守的兵员很少,前后俘虏的东魏士兵都被分散在民间,他们一听说西魏军东征东魏遭到失败,于是纷纷图谋作乱。骁骑大将军李虎等人来到长安,想不出好的对策,便和王盟、赵惠达等人侍奉太子元钦出城,到渭北地区驻防。百姓们相互掠夺,关中地区惊扰得非常厉害。在沙苑之战中被俘虏的东魏都督赵青雀,雍州百姓于伏德等人趁机造反,占据长安所属的小城,于伏德又占有咸阳,与咸阳太守慕容思庆各自召集东魏的降兵,以便抵抗从战场上返回的西魏将士。长安主城中的百姓互相组织起来,共同抵抗赵青雀,每天同他交战。侯莫陈顺在渭桥和叛军作战,多次打败叛军,叛军士兵吓得不敢出战。 西魏文帝回来后,亲自握着侯莫陈顺的手说:“渭桥之战,您有突出的功劳。”于是解下自己所佩金镂玉梁带赐给侯莫陈顺。
计降苻安寿
大统五年(539年),南岐州氐人苻安寿自称太白王,攻下武都,西魏各州郡都不安宁。朝廷于是再次任命侯莫陈顺为大都督,前往征讨叛军。叛军驻扎在险要之地,朝廷大军不能前进。侯莫陈顺于是设下反间计,离间苻安寿的亲信,并立下信守诺言的赏赐,引诱他的部下。苻安寿知道形势窘迫,就带领部落一千家,投奔朝廷大军诚心归附。当时侯莫陈顺的弟弟侯莫陈崇又封为彭城郡公,于是封侯莫陈顺为河间郡公。
历任要职
大统六年(540年),朝廷加任侯莫陈顺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管西夏州的职务,改封爵位为安平郡公。
大统十六年(550年),朝廷任命侯莫陈顺为大将军,出任荆州总管、山南道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北周时期
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北周孝闵帝即位后,任命侯莫陈顺为少师,进位柱国。同年,侯莫陈顺去世。
历史评价
元宝炬:“渭桥之战,卿有殊力。”
令狐德棻《周书》:“少豪侠,有志度。”
史籍记载
《周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北史·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
南北朝一共65位皇帝,南朝是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数个王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年—589年)共有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年 —581年)共有五个朝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